2013-10在日本稽古的感想記述。
作者:Gipson Stuart.吉普松.史提華德(英)
(2013-12.鄭延文 譯)
我是1999年在英國開始劍道的,8年來,幾乎是每天都有操練。有一次到日本旅行時,透過友人的介紹,去稽古。毫無頭緒,不知如何是好,因此感到緊張。
2007年夏天遷到日本定居,立即到東京的中野區興武館去稽古。稽古中也相當愉快,雖然和在英國的情況,沒什麼差別,但總覺得有些不太對勁的隔核。有那些相同或不相同?總是要思考、檢討。
後來又被介紹到新宿區劍道聯盟去稽古。此館有八段的先生,或大學生,層次相當廣泛,能有良好的練習效果。但是,也和當初到興武館時一樣,在稽古時,有感到不太對勁的感受。那是在稽古中覺得:〝動向〞Sabaki.和〝理合〞Ri-Ai.的「不同」。日北的〝動向〞是「順暢而快速」的,〝理合〞更是複雜而理論特多。
我一直是抱著:以自己的身高(190c m)和速度來取得優,雖然也有相當得勝的機會,但不會是「每次有效」。舉例來說:我的〝擊面〞技法和其他〝狡猾〞(Tricky)的技法被對方視破後,幾乎都是慘敗。這對我來說不但是「全倒」,而且也覺得相當的〝頹喪〞,因此對日本的〝動向〞和〝理合〞深入體會,也抱著「將來的劍技精進,必須下功夫」的決心。
又,在日本,不管任何水準層次的劍道人,不只熱衷於〝基礎稽古〞,對於:「基本和比賽稽古」都很積極的勤練。因此我深切的要從:基本、衝擊練習為重點的加強。另一方面,劍道〝形〞和〝禮儀〞,對外國人來說也是要緊的,並不是〝水準〞的問題。在外國人來說,也許都是長大了以後,才開始學習劍道。舉例來說,在日本要練習〝劍道形〞Kendo Gata時,大部份都是:提早到道場先練習〝形〞,再作竹劍稽古。在外國卻是要指定在:「特定的一個時間」,專作〝劍道形〞稽古。認為這才是重視〝形〞的訓練。
〝禮儀〞方面,在日本的道場上:有人會跨過擱置在地板上的竹劍。或是:排列等待稽古時,有人會毫不理會他人的感受,徑行插入搶先,面不改色。在外國,這種行為是會被大罵的,這種情況,使我感到〝悵然〞而〝遺憾〞。
這次能在日本參與劍道,有更深刻瞭解的機會,能正確的導向自己的劍道,真是暢快至極。例如:不限於「逼入〝Seme〞方式或擊出法」。都能巨細的感受到:「竹劍的握法,手的位置,稽古中或是比賽時的勝負思考法」。有這種概念的影響,正積極的修正我過去的習慣。這些感受,以我的日文能力,是無法表達出:如何的感謝啦!!
從現在開始,想要盡全力的配合稽古更上精進。
最後,我想要協力從事:日本與外國的劍道深入交流,互相間的「好的」或「要改進」的是否應該說出來。高層的先生被派到外國時,不只限於是國家的代表,以寬廣的視野來看,這些先生的表現,當地人可以向日本人學習到廣泛的武道領域。相對的,為何外國人會對〝劍道形〞,或武道文化那麼的重視,予以說明。也許可以互相對「劍道的認知」有更深入的瞭解。
但願劍道是一種能讓「大家愉快」的活動,是所:祈望的。
作者:Stuart.英國人,1980年05月生(33歲),在Syssco
Systems合同公司任職。
1999年牛津大學劍道部習劍,曾代表英國參加世界盃選手權大會。從第12~15回,有4次出場。曾3次得過優秀選手獎,劍道五段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