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

「氣」的本體 譯者:曾海雄

所謂「氣」到底是什麼?在言及劍道之「氣」以前,首先非要知道它是什麼不可。

從結論說,「氣」就是(1)「能源=エネルギー“Energy”」(以下均用原文エネルギー表示) (2)「意識」 (3)「意志」三者之複合體吧。

古今以來日本人(大凡亞洲人也是同樣)在日常生活裡,都與「氣」有密切地關係著,從前的日本人在沒有先入為主的意識下,很自然的接受「氣」的說法,但現在的日本人,對「氣」的說法有隔著距離的看法,這個差別是從哪裡來呢?就是從明治時代之文明開化以來,西歐的文物思想急速的進入,使日本人想法之根幹,傾斜於歐美的實證主義而變質,故有「不能證明的東西是不存在」或「看不見的東西是不存在」的這種想法,在不知不覺地支配著日本人之頭腦之中,但對「氣」的想法雖異,現在的日本人依然與「氣」有著密切的關係,而實際上「氣」在言語上也很頻繁而自然地被使用著,這是眾所周知之事。

把「氣」作成單語使用的地方很多,且對各個單語裡的「氣」字的意味,從未感覺有詮釋的必要,而自然地使用著,為要使知道,「 氣」的本體,在此非要把這些來舉例分析不可,在這一節的開頭所說過,把構成「氣」的三要素為基本,將單語裡凡有「氣」字的言語均予分類如下:
  1. 1有所謂「氣重、或輕」「 氣塞」「 氣強」「 氣弱」等所講的氣,其構成要素,可說大半是「エネルギー」,而把「氣」改稱為「エネルギー」其意味可說完全不變,在此範疇內尚有「消沈之氣」「負氣」「 洩氣」等可舉。
  2. 2「 關心之氣」「耽心之氣」等「氣」乃「意識」方面的意味較強,同樣也有「掛心之氣」「注意之氣」等可舉。
  3. 3「有欲為之氣」或無、「有附和之氣」或無、這些「氣」乃表示「意志」方面之「氣」。
  4. 4「煩心之氣」「怒氣」此所表現之「氣」為「エネルギー」與「意識」同等地存在,而「應變之氣」可說「エネルギー」「意識」「意志」三者皆有,又如「心氣變換」、「放心之氣與否」「回心之氣」「轉意之氣」「茫然之氣」「氣長」「氣短」「氣漲」「氣鬆」「歉意之氣」「會心之氣」「動向之氣」又武術裡有「氣合」、「氣勢」等等所言之「氣」大多皆為此三要素混合之「氣」也。
就以上說之各種「氣」視其性質是近於「エネルギー」或是「意識」及「意志」之程度如何而分。總之、所言之「氣」或多或少皆關係著「エネルギー」,上記( 2 )節裡所說之「關心之氣」的「氣」的場合,對其關心的方法與結果,隨即影響著自己的「エネルギー」之分配與釋放。又( 3 )節裡「有欲為之氣與無」產生時,其「氣」的結局就是「エネルギー」至為明顯。

雖說是「氣」,可知大部分皆可改稱為「エネルギー」,因此我們對「氣」的意味,所持的神秘印象已經冰解了,那是因突然帶著科學的色彩而出現之故。

「氣分」良好與壞,是「氣=エネルギー」之流動良好或壞而己,「氣分」從字意上說,就是指其人之「エネルギー」「分配比例」而言,「氣持=心情」也同樣,因「エネルギー」之持法而異。「氣質」是說「エネルギー」之質。與人「意氣不合」是因「エネルギー」之質各異,而相反地不能融合之故,若「エネルギー」之流動暢正的話就是有「元氣」,而精神充沛及「正氣」,而流動遲滯就會「病氣=生病」流動異常或狂逆,就會成為「狂氣」或癡巔,而所謂「天氣」乃指自然界、天上之「エネルギー」之狀態也。

現代的日本人對「氣」的存在,只認為是觀念上的東西,反而對「エネルギー」這個外來語,倒成為非常親切的言語,而其所表示的概念,誰都能理解,殊不知此乃自古以來所說的「氣」大半已被說中而不察,甚至把「氣」與「エネルギー」兩者當成了個別之物耳。

現在已知「氣」非存在於觀念上,而是有「エネルギー」這個實體之物,對於將「氣」使用在各種單語中的原來之意味,就不難解釋了,只把上述之文字照讀就能瞭解意味了。

最後對於把「氣」有關連的,「靈方面」的或「超能力」等,把它來整合說明。

筆者對這方面,是無任何談論資格,但至少可以說是與「エネルギー」有很大關係的。

已經知道靈的存在,可在「電器エネルギー」作探知的事,又「超能力」也是,使用「エネルギー」的一種方法,作為感受的手段已無致疑,在「靈的方面」所表現的「エネルギー」,是否就是「靈」,或是發出「エネルギー」的大源頭有「靈」的存在,尚在未明之中,但如果「執念」能生出「怨靈」是事實的話,在此所表現出的「エネルギー」至少可說有「意識」與「意志」混合其中也不為過,也許將來進一步研究,能把這種現象作理論的說明之日,當會來臨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