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

劍道練習中‧中暑事故的預防與處置


全日本劍道連盟醫 科學委員 宮坂 信之/平成8月1日          
[摘自月刊 劍窗] 譯者 吳榮仁


前言

所謂的熱中暑是指在酷熱的天氣中,從事激烈的運動所導致得一種病症。通常,激烈的運動後,全身會發汗,並從皮膚中散發出熱氣,才不致使體溫過度上昇。但是,若是這種正常的調節現象,不能正常運作時,體內便會積存熱氣而致體溫上昇。其結果、便會引起種種症狀。更嚴重時,甚至導致死亡。

1.中暑的症狀為何?
中暑的症狀,依其嚴重程度區分為三大類別。
  • 輕症(Ⅰ度):會有
    <1>眼花或站立時頭會暈眩。
    <2>小腿抽筋(亦稱熱痙攣)。
    <3>看似大量冒冷汗等症狀。如後所述般,這個時點,很必要地須補充足夠的水分、塩分。
  • 中症(Ⅱ度):會有
    <1>頭痛。
    <2>狀似嘔吐或嘔吐現象。
    <3>全身無力等症狀(又稱熱疲勞)。
  • 重症(Ⅲ度):會有
    <1>看起來意識模糊不清、甚至意識喪失。
    <2>體溫上昇38℃以上等症狀。這種狀態又稱熱射病,是急須馬上要處置的。(後述)

2. 中暑症狀在何時較容易引起?
  • 時期:天氣突然變動時,較容易引起。一般來說,以7~8月份最多。尤其是午前10~12時之間,最容易引起中暑。因此,指導者,請能夠在午前的劍道練習前,自己應先確認道場的溫度或濕度是否夠高或什麼的?
  • 年齡:運動中的中暑現象,依統計以小孩或高校生等年輕層,較容易引起中暑。
  • 體調:在身體不習慣炎熱天氣、體溫調節力較差時、較容易引起中暑。由此視之,應該在夏初或一起「合宿」的劍道訓練之初日,較容易引起。非常疲累、睡覺不足、傷風感冒或下痢(拉肚子)等時,也會容易引起中暑。所以,身為指導者,對學員身體狀況的了解與掌握是必要的。

3. 如何防止中暑?
  • 請多注意道場的換氣、通風。
  • 於突然天氣變熱時,應好好地管控練度,最好隨著暑氣的適應程度,才漸漸地增加其運動量。因為身體者能適應暑氣,熱中暑症狀就較不容易發生。
  • 若要從事較長時間的練習,也應擇時分段取下面具休息。
  • 練習前,請攝取一至二杯的水分。
  • 練習中的空檔,請多補給充足的水量(一次200cc左右約2~3次),由於出汗時,跟水分一起、塩分也會同時流失。因此,水分的補給,應以運動飲料較為合適。

4. 一旦發生中暑的處置:
  • 請感趕快搬送到涼爽的地方,將其護具脫下,解開袴群的帶子,頭低低地讓其躺下。
  • 以冷毛巾不停地擦拭其全身,並用包著冰塊的毛巾或冰袋,敷在頭部周圍或大腿的腿根部位。
  • 用運動飲料補給水分。若用食塩水(1公升約1~2公克食塩)亦無妨。
  • 若發燒到38℃以上,全身痙攣,意識模糊或喪失意識時是很危險的,這時若詢問其:「名字、日時、場所,看看能否答得出來」就能了解他的意識狀態。一但發覺少許異樣,應讓其身體繼續降溫下來,並馬上呼叫救護車移送到醫院就醫。可以的話,可先量其血壓、呼吸數、脈搏、體溫及確認其意識狀態,等待急救人員到達時,告知急救人員或急診人員。

最後:
劍道由於是穿著護具在屋內做運動,因此很容易引起中暑。但是,指導者,如果能夠充份地了解中暑的原由,就能夠防止中暑的發生,又縱然是不幸地罹瘓中暑症狀,早期的發現,適當的處置,也能防止重症的發生。因此,中暑症狀的預防及重症的防止,對指導者而言,事先的理解與事時的正確處置是非常必要不可欠缺的。

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

從段位稱號證書談 「日本劍道」的由來

 高中時期的劍道,每逢比賽大會主持人一定要說:「劍道是源於我國,經傳日本。否則比賽辦不成,當時政府是排日,連「武道」兩字也不能用,協會的名字也成為「東洋劍」協會,現在常有台灣或中國、韓國學習劍道的人,在討論這個問題。
昭和六十三年(1988年)第七屆世界盃在當時叫漢城的首爾舉行,為了解IKF的段位考試是如何在進行(當時直覺台灣的段位考試方法有問題,初段到八段都是一堆人不分年齡,從擊面切返到衝擊稽古,每次3-4分鐘打了3-4次)。經由中華民國劍道協會報名而參加了,當時的理事長是焦威聯先生,還好他不排斥國內劍友到IKF參加段位審查,要不就沒下文了。

從初段到七段,上午全員參加「段位審查講習會」,由基本動作講起、著裝、中段架構、劍道形等等,不作劍技的指導,只告訴你審查員對各段的要求。
下午審查會,由初段依次開始,一次兩個人,每人和兩位不同的對手作各兩分鐘的試合稽古,輪到七段時,因只有我一個人報名,所以找了兩位六段組的年青人來,各問了年齡而開始,結果通過了。拿出台灣帶出的國際段位證書(英文版)給當時的IKF秘書長岡 憲次郎範士簽名的時候,他還對這張證書稿不清楚的簽了名字,以為這樣就OK了。回到台灣,誰知不久中華民國劍道協會轉來日本劍道連盟劍道七段的證書,真讓我意外,而且也列為協會當年的工作成果之一。

參加過每年五月的京都大會後,有覺須進一步了解在日本舉行的段位審查又是如何?平成九年(1997年)在三浦 經一老師的介紹加入全劍連而參加了稱號審查,(在日本稱號的審查和段位審查一樣的方式考試,那個時候筆試是交預先給你題目的作文,不限日文,現在則是當場限用日文作答),依全劍連內規,參加稱號段位審查之前須先參加審查講習會,講習會和漢城時相似,但增加了裁判法、指導法以及模擬考試,由二~三位八段及範士當審查員,試合稽古完了,由審查員就各人的缺點予以說明,現在則是當面指導後給予書面說明。

五月的鍊士審查通過後,又參加了十一月的教士考試,也幸運的過關了。創下同一年取得鍊士、教士的成積,而後又參加了八段的考試,經十餘年,依未能登門。在每次失敗反省中有了心得及許多高段者的指導,而不斷進步,畢竟劍道不是當初想像中的簡單,「學然後知不足」這好像是聯考的作文題目。

每次考試兩、三個月前就要報名,分兩天舉行,可任選一天,每天依年齡分七~八個場地進行,同場地大約最多差2~3歲,經兩次的號碼調整,出場時在腰垂前原名牌的地方,用貼紙標示你的組號,如201A201B201C201D四人一組,A←→BB←→CC←→DD←→A,每次兩人兩分鐘,每人兩次作試合稽古,六位審查員要四票才能通過,過了第一關再由位審查員作第二次審查,要六票才能通過,之後再作劍道形審查,以木刀行之,劍道形審查大約位,第二次審查合格者全體一齊進行,由三位範士任審查員,兩票通過,劍道形如不合格一年之內可就形的部份再考一次,再不合格則全部重來,而八段是不考筆試的。審查員是由遴選小組就年齡76歲以內之範士當中選出,遴選小組全劍連依規則就社會有識人士及理事、範士中聘任之。以上囉囉嗦嗦講了一大堆,是想把人家如何在辦段位審查的過程讓劍友們參考,不過國情不同但也不能太離譜。

好了現在回到主題段位證書上。昭和六十三年七段證書上(會長大島 功)的四角是青龍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代表四方,上方中央的是全劍連的標記,請注意看「劍」是雙口的漢字,而不是全剣連的「剣」,交叉的兩把是雙刃直刀還有劍穗,這兩把各位劍友是否聯想到常在那裡看到,這個標記從什麼時開始,我也不清處,但一直用到平成九年五月我的鍊士證書上(會長景山 二郎),到了同年十一月的教士證書上(會長武安 義光)的標記,交叉的刀呈現的是彎曲的日本刀型態了,「劍」也改為「劔」直到現在。

現在的竹刀劍道不過百餘年左右,從古代習武是以真刀在戰場上爭取功名為目的,到如今成為修身養性,強身反而成為第二收獲。劍道的精神要求不外乎儒、釋、道的思想,由段位證書上的格式推想,和古中國一定是有淵源的,不過從日本各地的劍道文化遺跡看,長遠來「劍道」不管以前叫擊劍、劍術或兵法,在日本各地的社會地位是受到尊敬的,因文武不岐自我要求而提昇內涵,成了自成一格的「日本劍道」,有人主張具有本國特色的劍道,但是須完完全全的去學好,守、破、離、精化之後,自我的風格才能展現出來。
附幾張段位證書。
※英文段位證書

那可是我的老師謝德仁範士(第一位拿到日本範士的外國人士)簽發的。參加過第三屆、第五屆世界盃的劍友大概都有。
※現今全日本劍道連盟段位稱號審查規則,段位:初段~八段,稱號:鍊士、教士、範士,平成十二年四月發佈的規則,明記沒有九段、十段的審查規則。